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
别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脓毒症;东方型胆管型肝炎;东方型胆管炎;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重症型胆管炎;原发性胆管炎;acute purulent cholangitis
解释 收起

概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 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 感染性疾病,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形式。     1877年,Charcot首先描述了急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寒战 发热、 黄疸和右上 腹痛,习称为Charcot三联征,他提出胆管结石或狭窄为胆道梗阻的原因。1903年,Roger对1例右肝管结石所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做了胆总管切开取石并放置玻璃管引流,开创了急性胆管炎外科治疗的先河。1955年,Reynold和Dargan描述了一种严重的急性胆管炎,其临床表现除Charcot三联征外,尚有 休克和神志障碍,合称为Reynold五联征。AOSC又名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胆管炎、东方型胆管炎、东方型胆管型 肝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 脓毒症等。1983年,中华外科学会在重庆召开的 胆石症专题讨论会上,确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病理和病因上并非属于特殊的类型,而只是代表一个疾病的过程,建议将此种情况称之为急性重症胆管炎(AFC)。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梁力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描述为:">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也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e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胆道梗阻及细菌感染。当急性胆管炎时,如胆道梗阻未解除,胆管内细菌引起的感染没有得到控制,逐渐发展至AOSC并威胁病人生命。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以胆管梗阻和感染为主要病因的一种危重的胆道疾病,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胆囊结石、Mirizzi综合征。国内将诊断标准略下降命名为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